积极参与青海省包虫病“清零”行动(七)——青海红十字医院肝胆胰外科在包虫脱贫攻坚战中完成多例复杂性手术

近日,青海红十字医院肝胆胰疝外科收住一位男性包虫病患者,年龄57岁,藏族。该患者1年前在玉树称多县进行包虫病筛查时发现患有肝包虫病,于2020年9月来我院治疗,以“肝右叶巨大泡型包虫”收住我科。
入院完善检查后发现患者合并有肺包虫、糖尿病及营养不良,患者巨大包虫已转移至右侧肾上腺并包绕下腔静脉,情况比较严重,其手术治疗难度极大,但考虑到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以高军林副院长为首,张振海副院长、李连生主任和苏伟主任医师带领科室人员参加病历讨论,针对患者的疾病条件,营养状况入手,术前做精心的准备工作,控制血糖,加强营养,同时评估手术风险,肝胆胰外科团队从患者术前准备,手术的各个环节,术后的监护与管理,做了精心的探讨,积极为手术前期做准备工作。
由于患者患有糖尿病,血糖极不稳定,并且肝右叶包虫巨大,营养状况较差,无法近期安排手术,经过长达2个月的血糖控制,加强营养,精心调理身体状况,达到了手术具备的条件。对待病人,他们仔细询问,认真观察,耐心了解患者病情,及时调整诊疗方案。望闻问切,中西结合,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呕心沥血。通过全方位分析,不断把全新的诊疗方案发挥到极致!

2020年11月5日,下午14时30分,麻醉科姚泽宇主任医师进入手术室开始做麻醉准备,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手术开始。在手术中发现患者肝脏所有韧带均被包虫侵蚀,包虫将肝右叶下腔静脉完全包裹。在高军林副院长,苏伟主任医师的积极配合和努力下,患者行“右半肝切除+下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下腔静脉切除+右肾上腺包虫切除+尾状叶切除手术,这是一次突破性的高难度手术,从手术室出来之后,看他们汗如雨下的样子和一脸的疲惫,明白他们刚刚还在与死神赛跑,为挽救生命,在手术台上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在生与死的边缘,如果说生命是草绿色的,那么,他们用刀尖刻画出来的则是一个充满了生机的春天。
青海红十字医院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患者的康复质量,每一声问候都暖在了患者心坎,每一丝情感都溢淌着对春天的渴望。肝胆胰外科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也是对生命的敬重,为患者康复带来了保障,同时也是对我院综合实力的肯定,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信任。